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翦商是什么意思 > 第29章(第1页)

第29章(第1页)

注释

1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1980—1982年安阳苗圃北地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6年第2期。以下凡该遗址考古的基本信息、数据及图片,未注明出处的,皆出自该文,不再详注。

2张亚初:《从商周八卦数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考古》1981年第2期。

3晁福林在《商代易卦筮法初探》中解为丰卦,不知是否笔误,《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5期。

4肖楠:《安阳殷墟发现“易卦”卜甲》,《考古》1989年第1期。

5孔颖达解释为:“窒,塞也。惕,惧也。”

6《汉书?地理志》说,荡阴县“有美里城,西伯所拘也”,汉代荡阴就是后世的汤阴。

7王弼对“习”的解释是“谓便习之”,意为熟能生巧。孔颖达正义借鉴了《彖辞传》,认为是重叠的险阻:“谓上下俱坎,是重叠有险,险之重叠,乃成险之用也。”这种解释比王弼的更合理。

8王弼对“枕”字的注是“枝而不安之谓也”,即紧张得手足无措之状。

9王弼注“坎不盈”意为“险不尽矣”;“祗”意为“辞也”。

10孔颖达正义对“行有尚”的解释是“以此行险,事可尊尚,故云’行有尚‘也”。高亨认为,“维心”当作“维之”,意思是“捉得敌方俘虏,用绳缚之,杀之

以享祀鬼神,故曰有孚维之享”。但商人用俘心献祭很常见,在艮卦九三爻中有更详细的记录。参见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第242页。

11《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纣囚文王七年,诸侯皆从之囚,纣于是乎惧而归之。”

12“级”,孔颖达的解释是“祭服也”,即祭祀时专用的服装。

13“说”,孔颖达解释为“喜说”,就是喜悦。

14孔颖达对“有言不信”的解释是“若巧言能辞,人所不信”,这是把“言”理解成花言巧语,难以取得别人信任。此说可备参考。

15王弼对“硕果不食”的注:“处卦之终,独全不落,故果至于硕而不见食也。”

16《左传?成公十一年》。苏国在温地,是现在的河南焦作一带,这里接近殷商腹地,苏国可能在纣王时期比较受重视。

17《易经?家人》。意为“王让周昌在殷都安置了家宅”。

18《易经?粹》及《易经?涣》。意为“王让周昌在殷都安置了祖庙”。

19《易经?晋》。孔颖达正义:“介者,大也。”

第二十章翦商与《易经》的世界观

《易经》记载的猎俘和人祭完全超出了后人的想象,那么,周昌为什么记录这些?难道他就是想要写一本日记或者回忆录?

卦爻辞纷繁杂乱的现象背后,其实是周昌对世界运行规律的探索,通过卦象排列组合的变化,他发现,现有的世界秩序不是永恒的,而是可以改变的。尤为重要的是,商朝的统治也是如此。

在讲述这些之前,我们先要讲一讲《易经》最基本的原理:阴阳、卦象、卦辞和爻辞。

易卦占算传承自商人

上古时代,人们曾发明一种用草或竹子的小棍来算数的方法:把它们在地上摆放成不同的形状,用以代表不同的数字,然后进行计算,有点类似后世的算盘。用来计数的竹棍,叫“策”或“筹”,比如,流传下来的古语中就有“运筹”和“策划”等。

当积累了一定的算数知识,古人发现,数字虽然有很多,但都可以被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这恰好和日常生活里的“阴”“阳”观念搭配:太阳晒到的地方是阳,晒不到的就是阴;奇数是阳,偶数是阴。然后,有天地、山水、男女、雌雄、上下……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分为阴性和阳性。

这是早期人类发展出的一种简单归纳思维,甚至直到现代,有些语言的名词还会分成阴阳两性,比如法语和俄语。而初步的算命理论就是将用草棍运算出的数字归纳成阴或者阳,以代表世间不同的事物,乃至命运的吉凶。

用甲骨预测,称为“卜”;用草棍预测,则称为“筮”。“筮二上面的“竹”字头代表占算用的草(竹)棍,下面的“巫”字表示只有沟通鬼神的巫师才有占算能力。?

据说,半人半神的伏羲最先画出“八卦”,然后,由周昌在被商纣囚禁美里期间把八卦推演成了六十四卦。所谓:“其囚美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但司马迁这里用的是“盖”字,表示不太确定。

先说最古老的所谓伏羲“八卦”。有四对卦,分别是乾和坤,坎和离,震和艮,巽和兑;各有代表图案,被称为“卦象”,由三根表示阴阳的“爻”组成,一根直线代表阳爻,两段半截的线代表阴爻。

乾三坤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