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翦商是什么意思 > 第11章(第1页)

第11章(第1页)

且不论偃师和东下冯的大型仓储区的具体作用,到晚商殷墟时期,甚至后来的西周和春秋,都没有发现过如此规模的仓储设施。直到战国时期的洛阳,才出现了堪与早商偃师相比的粮仓。9也就是说,在之后一千年里,偃师商城的仓储区规模都没有被超越。

如此巨大的仓储区说明,早商时期的王权有极强的控制力,甚至需要一个专业的官僚机构负责营建和管理。可以和它进行类比的,是战国秦汉时期的君主集权国家机构。但很可惜,早商时代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宏大王权像是昙花一现,然后就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即便是殷墟晚商的甲骨卜辞,也没有任何关于早商政权和社会形态的记录。考古发现的这些现象,给我们提供的疑惑多于解答。

注释

1《史记?殷本纪》等史书记载,商朝曾经五次迁都,最后一次是盘庚王迁殷。殷都遗址(殷墟)已经有了充分的考古发掘,至于前面四座都城在哪里,却一直没有定论,和目前的考古发现也无法完全吻合。

2示意图改编自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垣曲商城(一):1985—1986年度勘

察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页。

3李维明:《郑州二里岗早商骨刻字符与毛土祭祀》,《中国文字博物馆集刊》2021年9月。

4尤柔螭的一篇文章《二里岗遗址牛骨刻辞》(http:www。kaogu。cncn

kaoguyuandikaogubaike20131025Z34220。html)有这样的概述:1953年发现于河南省郑州市货栈街的属于二里岗商文化期的两片牛骨,分别为牛的肋骨和肱骨。现下落不明,不知所踪。原骨曾由陈梦家先生鉴定研究,相关资料刊发于《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及其著作《殷墟卜辞综述》以及1959年出版的《郑州二里岗》报告中。其中牛肱骨刻辞仅有1字,今各家考释多读为“又”字。而牛肋骨刻辞,陈梦家先生认为有10字,李学勤先生也认为有10字,但李维明先生认为各家释文漏掉1字,应为11字。全文原10字释文为:又土羊乙丑贞从受十月。李维明先生将其释为:又,毛土羊,乙丑贞,比(及)孚,七月。陈梦家先生认为该刻辞不是卜辞,而是习刻文字,时代为殷墟时期。后来河南省考古工作者认为,该牛骨出土于经过扰动的二里岗期的地层中,应属商代早期。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此观点。

5贾世杰等:《郑州商城遗址炭化植物遗存浮选结果与分析》,《汉江考古》2018年第2期。

6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

7马金磊:《运城盐池在史前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4期。但该论文没有列出检测样本的具体数据,所以目前少有学者采用。

8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偃师商城》第一卷。

9洛阳博物馆:《洛阳战国粮仓试掘纪略》,《洛阳考古集成?夏商周卷》,北京

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第七章人祭繁荣与宗教改革运动

在中国的城市中,很少有郑州这样的巧合:它完整地覆压在了3500年前的商代城址之上。

现代郑州的城市建设,伴随着与商城的试探和纠缠,也难免无意中的破坏。1974年,当地水文站准备扩建一座办公楼,院落正好位于商城宫殿区的中央。施工之前,考古工作者先进行钻探发掘,结果发现了一座大型宫殿基址,还在东侧发掘出一条人工壕沟:沟内堆积着近百颗人头盖骨,被加工制成碗的造型,边缘切割平整,甚至打磨光滑。

为保护遗址,基建工程被取消,水文站把院落转让给了考古部门,毕竟很少有人愿意和3000多年前的头盖骨做邻居,从此,郑州商城的考古工作者有了专用办公场地。当然,人头骨坑上面建了一座保护房,现在,这里是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1

宫殿区壕沟堆积的这些人头骨,很符合现代人对商代文化的印象:以血腥著称,到后来的殷墟更是登峰造极。不过综合来看,考古提供的现象更为复杂:其一,商人并非生来就热衷杀戮和人祭,只是随着

王朝步入扩张轨道,杀祭行为才陡然增加起来,成为蔚为大观的国家级宗教活动;其二,开国近200年时,商朝内部可能发生过一场王室“宗教革命”,提倡不杀生而掩埋青铜器的新祭祀方式;其三,改革失败后,则是动荡和内战,早商极盛时代宣告终结,随后是萧条、短暂而残酷的中商,而这更是人们不了解的商朝的另一面。

早商时期,东西两都并存,让我们先从西都偃师商城开始讲起。

偃师:从猪到人的献祭

偃师商城的人口数量和繁荣程度虽不如郑州商城,祭祀遗存也不如郑州商城多,但遗址整体保存较好,由其可以观察到早商时期祭祀行为的变化轨迹。偃师商城地层分为三期,时间跨度约200年,我们下面按70年为一期进行估算。

商朝刚刚开国时,偃师商城宫殿区建起了几座大宅院,并在宫殿北侧规划了两处祭祀区:B区和C区,呈东西狭长的长方形,面积均超过1000平方米,四周有夯土围墙,构成两座“祭祀大院”。

这两处祭祀区主要用猪献祭,比如C区,目前发掘了三分之一,埋猪超过100头,据推测,祭祀区使用的猪可能超过300头。

这些猪有整只活埋的,也有去头的或剖成两半的,有多只一起埋的,也有单独埋的;有猪、牛、羊埋在一起的献祭组合,甚至有鹿的躯体。从某些痕迹判断,这些祭牲和祭肉被放在漆木容器之上,祭祀礼仪非常恭敬。

也有多层、多次献祭掩埋的,如H124,堆积分为五层,每层都会埋入若干猪头、整猪或肢解后的猪骨,甚至和一些兔子的骨骼混在一起。

还有的祭祀坑内埋的不是食物,而是用具,如H460,面积超过

40平方米,深度超过1。5米,埋有150多件完整的和可复原的陶器,还有大量竹席、草编筐和植物的茎叶堆积。2

在B、C祭祀区建成近半个世纪之后,商人又在宫殿区东侧开辟了D祭祀区(一期)o这原本是建设宫殿取土形成的一个大坑,深5米,面积约230平方米,埋有72只、分64处埋葬的整猪,并伴有一些牛角和牛下颌骨。3

以上是商朝开国70年内偃师宫殿区的祭祀遗存,明显继承了夏都二里头宫殿区的祭祀礼仪,以埋猪祭祀为主,没有人猪混埋现象,甚至用工程取土坑作为埋祭场的做法也被模仿了过来。

偃师商城整猪祭祀坑局部照片4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