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傅媖笑着说“不打紧”。
nbsp;nbsp;nbsp;nbsp;可等说完,她就换上一副极为认真的神色,问她:“大姐姐,除了豆腐,你想没想过再卖些旁的?咱们一起出摊子,我帮着你一起卖,你也不用分我多少钱,就当我是你雇来的伙计,按外头的行情给我发工钱就行。”
nbsp;nbsp;nbsp;nbsp;孙巧儿很快就琢磨过来她的意思。
nbsp;nbsp;nbsp;nbsp;媖娘方才说求自己帮忙,可这桩事仔细想想,最得好处的其实是她。
nbsp;nbsp;nbsp;nbsp;要是真按媖娘说的那样,叫她给自己当伙计,按外头的行情给她结工钱,那一日下来最多也才三四十文。
nbsp;nbsp;nbsp;nbsp;可自己每天出摊去卖豆腐,一板豆腐十斤,两筐就是四十斤,生意最好的时候,一日下来能卖个精光,净赚一百多文钱。就算像今日这样天儿不好,出来买豆腐的人不多,也能挣个五六十文钱。
nbsp;nbsp;nbsp;nbsp;她不知道媖娘打算卖啥,可即便只是在别处多支个豆腐摊子,一月下来都能多挣得最少两三贯钱。这些钱扣去给媖娘的那部分,剩下的对她来说几乎是白得的。
nbsp;nbsp;nbsp;nbsp;这样一想,孙巧儿几乎是立刻心潮澎湃起来,目光盈亮,里头好似烧起一团火苗:“媖娘,你仔细与我说说,你打算卖的是啥?是支摊子还是开铺子?咱得准备多少本钱?”
nbsp;nbsp;nbsp;nbsp;她从前不是没起过类似的念头,可刘家这对母子跟人不一样。
nbsp;nbsp;nbsp;nbsp;赵氏那老贼婆不但不会给她出一分力,恐怕还会使绊子。而她男人又是个没主意的软蛋,只听他老娘的,到时候他娘只要说一句不准,他保准就撇了她自个儿一个人不干了,这摊子根本撑不下去,早晚是要黄的。
nbsp;nbsp;nbsp;nbsp;她有心无力,也只好放弃。
nbsp;nbsp;nbsp;nbsp;可如今不一样了,媖娘一说,她就知道,自己一直想办没办成的事儿兴许能有眉目了!
nbsp;nbsp;nbsp;nbsp;傅媖笑起来:“不是什么稀罕东西。我是想着,既然大姐姐你从前都是早晨去出摊子,卖完了豆腐就回家,熬浆、煮豆腐的活都要等到夜半快天明的时候爬起来干,那一日里至少有半日的光景不都白费了?”
nbsp;nbsp;nbsp;nbsp;“可若是咱们能再支个摊子早起卖豆腐脑,等豆腐脑卖光了白日就继续卖甜豆花,那岂不是整日都能挣着钱了?”
nbsp;nbsp;nbsp;nbsp;孙巧儿听得频频点头,可很快,心底又有了别的疑虑:“咱家豆腐卖的好,是因为刘家从豆苗她阿公那辈开始就是做豆腐的了,镇上的人自然愿意来买。可若是突然兼卖其他的吃食,人家能买账么?况且,镇上卖这些的摊子一早就有,咱们咋跟人家那么开了好些年的铺子抢生意啊?”
nbsp;nbsp;nbsp;nbsp;做生意若要长久,最重要的就是得拉拢住一批老主顾。就好比常去她摊子上买豆腐的柳大、孙阿婆那些人,还有常在她家订豆腐的那几户乡绅。
nbsp;nbsp;nbsp;nbsp;即便她除了卖豆腐,不懂怎么做生意,可也知道人都是惯常认准一家铺子的。若是偶然进了某家的铺子,觉得里头东西好,掌柜也便宜,那必定日日常来。新铺子若是要揽客,必得翻出些新花样,有其他铺子没有的好处才行。
nbsp;nbsp;nbsp;nbsp;“大姐姐说得不错”,傅媖点点头,“可我觉得,大姐姐这些年豆腐卖得好,靠的应当不光是从前累下的声誉,必得是大姐姐的豆腐本身就做得好才行。”
nbsp;nbsp;nbsp;nbsp;刘家人做豆腐确实有一手,听孙巧儿说豆苗的阿公年轻时去过北边,是南豆腐北豆腐都会做的,且都做的极地道,后来他将自己的手艺都传给了刘四郎,刘四郎又教给了孙巧儿。
nbsp;nbsp;nbsp;nbsp;如今家里卖的豆腐拢共三种,卤水豆腐、石膏豆腐,还有一种酸浆豆腐,估计整个镇上也找不出比刘家的豆腐种类更全的了。
nbsp;nbsp;nbsp;nbsp;可她来时跟人问路曾顺口问过那些人,人都说孙巧儿是个实心的人,手又极巧,她做卤水豆腐,压得实,水少,每块豆腐都足斤足量;做石膏豆腐,又做得极细腻嫩滑,跟棉花糖似的,放到嘴里一抿就要化了,确实好吃,镇上的人才都爱去她摊子上买豆腐。
nbsp;nbsp;nbsp;nbsp;并且,她方才进来时就见那架子上晒的黄豆个个大而饱满,都是上好的豆子,做出来的豆腐自然是极好的。
nbsp;nbsp;nbsp;nbsp;所以刘家的豆腐之所以卖的好,种类全不全,经营久不久,都在其次,最要紧的其实是孙巧儿自己手艺好,也用了心。
nbsp;nbsp;nbsp;nbsp;只是她自认半路出家,并不觉得自己手艺有多好,一直将功劳都归于刘家这几十年的经营,才会有这许多的顾虑。
nbsp;nbsp;nbsp;nbsp;见她神色有些许松动,傅媖又趁势道:“况且,咱们又不是从头起灶,不过是就腿撮麻绳的事儿,也不必想得那般难。大姐姐要是不放心,咱们一开始便只少做些,先试试,倘若原先一日做五十斤豆腐,那往后就豆腐做四十斤,豆腐脑和豆花各做五斤,如何?”
nbsp;nbsp;nbsp;nbsp;想了想,她又道:“大姐姐要是怕耽误了家里的事,那大可跟从前一样每日卖完了豆腐就回来,剩下的都丢给我,我来照看摊子。等回头咱们把生意做起来了,姐夫应当也就没道理不答应了,到时候好好跟他商议商议,说不准他还会主动帮你搭把手呢。”
nbsp;nbsp;nbsp;nbsp;这番话可谓把孙巧儿心里所有的顾虑都说了个遍,说进了她心坎儿里。
nbsp;nbsp;nbsp;nbsp;孙巧儿顿时意动。
nbsp;nbsp;nbsp;nbsp;她没怎么做过豆腐脑跟甜豆花,却也知道这两样东西都是咋做的,甚至做起来比豆腐还省事儿些。
nbsp;nbsp;nbsp;nbsp;照媖娘这么说,只需要做豆腐的时候稍带着做出些来,也不算什么事。
nbsp;nbsp;nbsp;nbsp;甚至每日要用的豆子都还是那些斤两,只要她跟寻常一样卖了豆腐就回来,那就连豆苗她爹和她阿婆都能先瞒住,不叫他两个知道。
nbsp;nbsp;nbsp;nbsp;左右她手里还有平日攒下的几个钱,不如就撒开手去,试上一试!若是卖的不好,就手作罢便是,最多就是搭进去一笔市金和一些本钱,也算不上是多大的损失。
nbsp;nbsp;nbsp;nbsp;更何况,这事儿一直是她从前想做却苦于自己独臂难支做不成的,如今正好有媖娘给她做帮手,干成的希望比从前大了不知多少,要是这时候还犹豫,只怕下回再想干不知得等到什么时候了
nbsp;nbsp;nbsp;nbsp;想到这儿,孙巧儿咬一咬牙,终于下定决心:“好,就照媖娘你说的办!只是,咱们还得置办些旁的,要是明儿就出摊恐怕赶不及。”
nbsp;nbsp;nbsp;nbsp;卖豆腐脑跟豆腐可不一样,那些早起来买朝食的人,好些都不带回家去,都是在摊子上吃了直接去上工,起码得准备几张桌子才方便。再者,还有碗筷杌子这些更是少不了。
nbsp;nbsp;nbsp;nbsp;傅媖却只是笑笑,不疾不徐道:“大姐姐,不着急。明儿我先跟你一起去街上看看,新的摊子选在哪儿咱们还有的想呢。”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