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瑜连忙拉起朱涛,以及他身后的田途虎和孙奋,说道:"不用行礼,此次都亏了朱将军和两位校尉,身先士卒,大破敌军。各位的军功,此次一定送向朝廷得到嘉奖。"
朱涛回道:"末将代其他人多谢将军。将军无恙,末将也就放心了。"
不是陶安然敏感,实在是这句话他听得怎么有点怪怪的。
尤其是萧景瑜也是一脸宽和地说道:"朱将军辛苦了,你们先回去休息。有其他的事之后再说。至于那活捉的首领,我去会会他。"
萧景瑜那种亲切的神情,陶安然很少见他对别人露出过。
朱涛和身后的两位校尉立即退下。行军多日,他们确实是累极了,现在简直是倒地上就能睡着。
萧景瑜本想亲自会会乞可英,毕竟他是在额纳吉部落中了暗箭。不过营帐中的何征和严真不同意。
何征说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而且将军才刚醒来,不宜太过操劳。虽说乞可英已经被抓住了,但谁知道有没有暗手。万一再伤到将军就不好了。这次属下去就好。"
严真则是想着,既然已经投入麾下,那就该做点事情出来。这审问敌人,倒是可以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如果他光说不动,早晚那点救命恩情也会磨没。
陶安然听他们一说,也觉得有道理。萧景瑜现在还是重伤未愈,不能太过劳累。他也跟上劝说的队伍,抓住萧景瑜的衣袖不让他去。
萧景瑜被两人劝说,都不及王妃抓住衣袖厉害。他无法,只好先留在营帐中修养,让何征和严真去审问一番,等着他们的结果。
何征和严真连忙退下,一起去审问敌人。
营帐中顿时安静下来,陶安然殷勤地给萧景瑜披衣服,给他倒热茶。从吃过早饭后,就没见他歇息过,重伤未愈就要操劳。陶安然满是心疼。
萧景瑜享受着王妃的照顾,喝了口茶后,暖了暖身子后。他说道:"然然,我之后派人送你回府。"
陶安然听到,想都没想,就拒绝道:"不行,我不回府。我要在这里照顾你。"
萧景瑜脸上满是高兴,但还是说道:"我现在已经醒了,不用你再辛苦照顾了。而且军中环境艰苦,这里都是男人,你在这里畏手畏脚也过得不舒坦。不如回府去,好歹府里有火炕,不会让你这么冷。"
陶安然满脸不情愿,不过他也知道萧景瑜的考虑是对的。他只好说道:"你现在伤都没好,我等你伤都好了再走。而且你能不能答应我不要再受这么重的伤了。"
萧景瑜轻轻抱住王妃,保证道:"好,我向你保证,以后一定会注意的。你不要担心。这次是我不好,让你受到惊吓了。"
陶安然接收到他的保证才放下心来。虽然他知道这保证可能不太管用,但只要萧景瑜能记得有人一直担心他的身体就好。这样他也能多爱惜一点自己的身体。
两人重回安静的气氛,陶安然有些没话找话地说道:"我看朱将军好像很关心你。之前他回来听到你不好的消息时,眼泪直掉。你对他好像也和其他人不一样。"
萧景瑜动作微顿,回道:"然然好敏锐。朱将军确实与其他人不同,按辈分来说,我该叫他一声舅舅才是。"
陶安然一脸愕然,完全不知道还有这回事,也没听人说过。
萧景瑜放下茶杯,似是陷入回忆一般说道:"他是我外祖父一手提拔上来的。后来见他性子能力都不错,就被我外祖父认为义子。只是这都是私下里的事情,只有家里人知道,外人不知。外祖父病逝后,他便一直带军守在这西北边境。直到我来到这里,他便一心辅导我,让我掌管了这西北的镇北军。如果没有他,我要多花几倍的时间才能掌管这军队。"
陶安然点点头,原来如此。怪不得之前看朱将军脸上慈爱的神色,他还以为看错了。原来是这样的关系。
陶安然见萧景瑜似乎依旧陷入回忆的样子,这才想起,他的母亲外祖都病逝了。他没有外戚能够依靠,只能靠自己。尤其是未来必定会有的皇位之争上,他比萧景辞要少了外戚帮助。
不过那又怎么样,他会一直陪在他身边的,不论结果如何。
陶安然握住萧景瑜的手,传递着内心的想法。萧景瑜从过往的回忆中醒来,似是感受到这股温暖,对着王妃温柔一笑。陶安然也是回以一笑。
这时恰好有光从外面照进来,映衬着王妃身上闪闪发亮,萧景瑜这一刻觉得他的王妃肯定是上天派来拯救他的。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