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农家子但人上人科举佰戈免费 > 第224章(第2页)

第224章(第2页)

杜子烨与崔铭互视一眼,崔铭道:「如今,最直接的证据以及指正,主要来自同样受到水患波及的太原府。太原府知府王端不仅爆出了太原府的水患详情,还实名举报和弹劾河东路副转运使王景禹。他的证词指向有两点,一是,以太原府水患之严重,来说明此次水患远比王景禹上报的严重程度更高,二是,此次水患之所以会发生,正是因为此前身为河东路转运副使的王景禹,协同汾州知州,在汾州境内实施的一系列不合理的漕运水利改革措施。」

「正是。王端以太原府知府之身份举高,并附带了大量太原府灾情实报。假使此事为真,起码此次河东路的水患,的确并非全都解决的十分顺利。」杜子烨道。

李念仁道:「王端同我大哥丶段大人早有纠葛。在我和大哥年幼尚未开始读书县考之时,正是王端在当时仍然是下县的临南县担任主簿。在王端担任主簿期间,也正是我临南县受到地方豪情酷吏压榨最深之时。后来段岭大人到任,与我大哥联手查办了罩在全县人头顶上十数年之久的三皇五帝酷吏团伙,同时也一纸奏状,将曾任主簿的王端丶当时的太康州州衙推官一并告了上去。听说后来,王端的仕途受到了些影响,但是很快又重新担任重要职务。如今,他们二人再次同地为官,王端对我大哥抱有敌意是肯定的。」

杜子烨知道李念仁忧虑心切,拍了拍他肩膀安抚道:「念仁你说的,很可能就是事情的真实原因原因之一,个人恩怨以及蔡相党派一向的打压。」

「只不过,我们若要真的帮助安人,还是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提供更能说明实情的证据,二是组织起士林民间力量,以舆论压力保证事件调查的公正与公开。」

崔铭点头:「正是如此,第二点舆论方面,听说太康州民间以及雎阳书院分别已经发出了声音,甚至如今最受人关注的是,在士林当中享有极高声望的青风先生,也针对此事公开表态,以青风先生为舆论高地,北有许氏丶西有张山长丶南有孟时闻孟先生,京师中部我等声援,想必这样的舆论力量,朝廷无论如何不可能忽略。如今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证实此次汾水水患究竟是因何而起,以及灾后是否有灾情隐瞒事件!」

「陛下倒是派了调查组去河东路,可是大家也都知道调查组那三个人!恨不得把蔡党的标签,都贴在脑门上!指望他们,能调查出个什么真相?」常笃愤愤不平道。

第189章

所有人禁不住一阵沉默。

常笃与杜子烨虽然都有不弱的家族势力,可虽然他们与王景禹是至交,却也已经在此前调查组成立时,已然尽力去影响。身为副宰相的杜亦彬倒是自请要作为调查组的中书首官,却因其位高责重未能成行。

调查组一旦成立,只有在调查流程当中的各方涉事人可以在程序中提供佐证,配合调查,并不能左右调查组的行动。

「倒也不必过度忧虑。」杜子烨最终道。

「调查组内,中官为首的袁内官是御前之人,中书首官是曾任三司副使的秦瑞,秦瑞此人虽然与裘培丶蔡相有私交,但并不是在政务上会盲从于任何一方的人,否则,杜相公与陛下,最后也不会同意这样的调查组奔赴河东。」

「只要全部调查过程,采纳的证据能够公布于众,这件事就没有那么容易任凭某些人歪曲事实!」

「虽然河东路我们鞭长莫及,但是眼下在京师,另一个直指河东路隐瞒灾情的,还有给陛下上了《河东水患图》的戚年。戚年虽然成功在京师掀起了巨大声浪,但也因为不遵程序,被关押在大理寺待审。我们可以想办法见到他,作为一个切入口。」杜子烨道。

京师外城大理寺狱。

人鬼殊途的黄昏时分,一人头戴毡帽,踩着潇潇槐花花瓣,站在了监牢入口。监守官看清来人后,连忙弯腰行礼,然后忙不迭的打开了牢房大门。

监牢内的光线昏暗,空间逼仄。

来人在狱中看守的一路小心引领下,该低头的低头,该转身的转身,几个折转之后,才终于到达了今日要探查的监房。

戚年已在此关押了数日,一直尚无人顾得上审理他。

此时听到了牢房外的动静,希冀又惊喜的从牢房内潮湿的草垫子上站了起来。

他虽然也是穷苦寒门出身,但他爹在当地好歹也是个县衙小吏,生活上温饱有馀。自打中了第,得亏他自己在当时的闻喜宴上,十分有眼力的主动结交了同科登第三司使之子裘澄。

(。)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